白癜风防治专项援助 http://hunan.ifeng.com/a/20170626/5773085_0.shtml12月14日上午,全省教育大会在贵阳召开。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府联合印发《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年)》,指明了未来十年贵州教育发展脉络。
此次全省教育大会是在学习贯彻*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我省决战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分析研究了我省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作出部署,动员全省上下为打好教育扶贫硬仗、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努力奋斗。
根据《贵州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实施纲要(-年)》(以下简称《教育强省纲要》)的工作目标,未来十年内,我省教育主要分“三步走”。
到年,基本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在内的各级公办与民办教育协调发展,优化各级各类教育比例,横向沟通,纵向衡接,公民平等接受教育权利得到保障;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基本建立具有贵州特色的办学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分级教育经费投入保障机制、以县为主教师保障机制和全民享受教育权利保障机制;完善教育脱贫攻坚贫困学生资助体系,保障各教育阶段建档立卡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部资助,确保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
到年,教育整体水平进入全国教育中等行列。教育主要指标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实现更高水平、更有质量的普及,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最毛入学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2%、95%、92%、42%;建立覆盖城乡的学前教育体系,推进义务教育数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内通发展;教育资源配置科学合理,城乡、区域、学校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实现均等化,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到年,基本建成特色教育强省。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力争走在西部前列,教育布局结构与人口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等相协调,在保基本基础上提供多样化、多层次、可选择的优质教育资源,学生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人力资源开发达到全国中等水平,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人才培养规模达到万人左右,每十万人口在校大学生数达到人,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左右,受过高等教育比例达11%,高校成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高地;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对教育满意度显著提高。
同时,《教育强省纲要》明确要提高教师待遇。落实地方*府保障教师工资责任,建立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随当地公务员待遇调整的联动机制,切实保障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凡未达到要求的地区要限期整改达标,所有县(市、区)确保在年前全部达到要求,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提前达到。省*府将定期对保障中小学教师工资待遇情况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各项*策落实到位。推进学校薪酬分配制度改革,使绩效工资充分体现教师的工作量和实际业绩,让优秀教师拥有合理的价值回报。提高校长、中层管理人员、班主任津贴补助。深入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策,不断提高补助标准、扩大补助面,以乡镇为单位,按一类、二类、三类边远艰苦地区每月分别给予教师元、元、元补助,建立学校越边远艰苦补助越高的乡村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并将公办乡村幼儿园教师纳入生活补助发放范围。建立体现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机制,扩大高校收入分配自主权。完善适应高校教学岗位特点的内部激励机制,加大对教学型名师的岗位激励力度。
同时,还要创新教师编制管理。落实*府职责,县级编制、教育部门在县域内对中小学教职工编制进行动态调剂、互补余缺,将教师由“学校人”转变为“系统人”。按照“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的原则,积极推进教职工编制统筹配置和跨区域调整。学校教辅、工勤等非教学岗位工作按规定逐步通过*府购买服务渠道解决,逐步压缩或取消非教学人员编制,综合考虑学校管理、班级管理等因素,适当增加教学管理和教学人员编制。“特岗计划”每年原则安排招聘0名教师到农村任教,鼓励西部志愿者、优秀退休教师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支教,在教师招聘中对优秀西部志愿者优先录用,补充农村学校师资。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在编制核定、岗位设置、职务(职称)晋升、聘用考核、薪酬待遇、评优评先等方面实行一系列优惠*策,吸引鼓励校长教师到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工作或任教。鼓励和支持地方与师范院校合作,预留岗位和编制,探索开展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计划,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定向就业,吸引优秀学生报考师范院校、进入教师队伍。
此外,还要实施中小学百千万人才培养计划。重点培养造就名德教双馨、垂范引领的全国知名教育家型教师,名在全国有一定影响、能发出“贵州声音”的名师名校长,名潜心育人、扎根山乡、示范带动的骨干教师。实施青蓝工程、名师蓄水池工程,加大各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到年,省级骨干教师达0人以上,市州级骨干教师达1万人以上,县级骨干教师达3万人以上,形成校、县、市州、省级骨干教师和名师名校长成长成才梯队。
文:记者李坚实习生熊玉玲
图:记者杨兴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