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疼吗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70226/5232270.html他匆匆走过
带走了些许的尘埃
因你的迫切与需求
偶尔稍作停留
然而,这“稍作停留”
竟成了这辈子的一面之缘
“卖冰糖葫芦,卖冰糖葫芦哎~”
“鸭毛,鳖扣!”
“收帕里爬搜,帕里爬搜有伐?”
……
在中国
沿街叫卖的商人本是很多的
几乎每一位都有属于自己行业的
“吆喝”声
就比如卖“当当糖”的商人
能用凿糖的工具
敲出灵动的节奏来
觉得自己很辛运,能在元旦期间遇到这位修伞的老人。在我第一眼见到这位老人的时候,他正在一边整修断了的伞骨,一边与身边的老头们攀谈。看起来就像是一家人,和蔼、亲切的不像话。
这双属于匠人的手,早已饱经风霜,看起来格外的粗壮。就像是大树的中心底盘,支撑了树的整个生命源。
“我开始修伞,已经修了40年了,”老人告诉我说。这一修,竟过了快半个世纪,期间还从未断过,他的这份执着与毅力真是我们这一代人学习的榜样。
修伞的时候,老人格外的用心。爬满皱纹的脸上,眉头紧锁着,用“专心致志”这个词一点也不为过。
老人有一个用伞布包裹着的工具包,里面有着各种各样的伞用零件,不过大部分早已生锈。
这是一辆老式的28自行车,还是一辆一眼就能看穿时光斑驳了回忆的时光机。车上满满当当的载满了雨伞,座位被一个塑料袋包裹着,这让我很是不解。
真的不能想象今年已经68岁的他,代步工具竟然是辆自行车。不过,也说明老人的身体状况还不错,这是也值得庆幸的事。
观望着他修伞不一会儿的功夫,原本折了骨架的雨伞在他的手中精神焕发了一般。收费也十分的便宜修一把伞5元,老人说他一上午已经赚了6、70元了,很是开心。
直到最后,他也没有透露任何关于自己的信息,风尘仆仆的来到这里,又急急忙忙的返回到路途中。希望老人能够身体安康、一路顺风吧!
生活在姚北,爱上姚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