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消化不良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提醒2022年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填报开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白颠疯 http://www.yunweituan.com/m/

一年一度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已经开始了,12月31日前一定要进行信息确认!

那有哪些人可以享受?扣除标准是什么?目前,纳税人可以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类专项附加扣除。

一、个人可以申报哪些项目?

(一)子女教育

1、扣除范围:3岁-博士(学龄前教育-全日制学历教育)

2、扣除额度:每个子女每月扣除元

3、扣除方式:选择父母一方扣除,或者父母双方各扣50%

(二)继续教育

1、获得技能人员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证书,年度扣除元。

2、获得专业技术职业资格继续教育证书,年度扣除元。

3、学历继续教育期间,纳税人每年可扣除元。

(三)住房贷款利息

1、扣除范围:本人或配偶,单独或共同使用商业银行/住房公积金贷款买房,而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2、扣除额度:每年可扣除元(元/月)。

3、扣除方式:(1)单独或共同购买,夫妻双方约定,可以选择由其中一方扣除;(2)婚前各自购买,婚后可以选择一方的住房,由贷款人按照每月元扣除,或双方每月各扣元。

(四)住房租金

1、直辖市、省会(首府)城市,计划单列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其他城市:每月扣除1元。

2、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超过万人的城市:每月扣除1元。

3、上述城市以外的,市辖区户籍人口不超过万人(含)的城市:每月扣除元。

注意:

住房贷款利息扣除与住房租金扣除只能选择其中一项,不能同时享受。

(五)赡养老人

1、扣除范围:年满60周岁(含)父母,以及子女均已去世的祖父母、外祖父母。

2、扣除额度:每月扣除元。

3、扣除方式:(1)独生子女个人直接扣除;(2)非独生子女可通过书面协议等方式分摊每月元的扣除额度,但每人分摊的额度不能超过每月元。

(六)大病医疗

1、扣除范围:医保目录范围内的医药费用支出,医保报销后的个人自付部分。

2、扣除额度: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与基本医保相关的医药费用,在扣除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0元的部分,在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3、扣除方式:(1)本人或其配偶扣除;(2)未成年子女发生的医药费用支出可以选择由其父母一方扣除。

二、需修改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情况

出现以下四种情况的时候,需要先修改个人信息再进行信息确认

1、想修改年赡养老人、子女教育、住房贷款利息的扣除比例;

2、有老人在年去世,年不能再申请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

3、夫妻一方不再申请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在年由另一方申报;

4、房租和房贷需要替换扣除,即:年不再申报住房租金,改为申报住房贷款利息;或年不再申报住房贷款利息,改为申报住房租金。

三、填报易错点需注意

1、同一子女的子女教育扣除项目,父母双方的扣除比例应符合*策规定标准,双方填报的子女教育(同一子女)扣除比例之和不超过%。

2、夫妻双方如果属于婚后购买住房的,只能选择一方扣除;如果属于婚前分别购买的,可以选择其中一套购买的住房,由购买方按扣除标准的%扣除,也可以由夫妻双方对各自购买的住房分别按扣除标准的50%扣除。

3、纳税人为非独生子女的,纳税人应与共同扣除人进行沟通,确认各自填报的赡养老人扣除金额之和不超过元,且每人分摊额度不超过每月元。

4、同一专项附加扣除项目,纳税人只能选择一处扣缴义务人扣除。

5、纳税人与其配偶主要工作城市相同的,只能由一方扣除住房租金。

6、纳税人与其配偶不能同时扣除住房租金和住房贷款利息支出。提醒纳税人与配偶进行沟通,商定各自享受的扣除项目和扣除方式,确认没有同时扣除住房租金和住房贷款利息支出。

7、纳税人应当确保填报子女、配偶、赡养老人身份信息准确。

8、纳税人填报职业资格继续教育的,应当在取得相关证书的当年享受扣除。

9、纳税人填报学历继续教育的,应当为中国境内接受的学历(学位)继续教育。

四、信息确认的流程

首先要下载个人所得税APP,打开进入就可以进行信息确认了。

第一步:打开个人所得税App,找到「常用业务」-「专项附加扣除填报」-「一键带入」,再选择扣除年度「」。

第二步:如有“已失效”状态的信息,需先处理已失效信息,选择删除或修改按钮。

第三步:修改后返回“待确认扣除信息”界面,信息状态都显示为“待确认”。

第四步:点击,出现提示:“如您年度存在已采集的信息,将会被本次操作完全覆盖,请确认是否继续?”点击,年度专项附加确认就完成了。

确认后该如何查询已经确认的信息呢?

点击首页-我要查询-专项附加扣除信息查询-选择扣除年度“”-查看已提交的信息,如有变动可以选择作废或修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