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者的定位中,BBA属于豪华品牌,非但优惠活动很少,而且很多时候还需要加价提车,更有甚者遇到货源紧俏的时候,排队两三个月也不一定能提到车。
然而,最近车市有消息称,某二线城市的汽贸仓库内,出现了大量E级C级包牌包税的二手车在公开销售,甚至很多都是“0公里”准新车,看中哪台提哪台,不用加价也无需排队。
为什么会涌现出数量如此之多的包牌包税准新车呢?这些车能不能买呢?
首先,什么是“包牌包税车”?能省多少购车款?
所谓包牌,并不是车商只包上牌费用,新车上牌是花不了多少钱的,通常只有元左右,包括新车上线检测费用、拓号照相费用、车牌工本费等。相较于“包上牌费用”,包牌包税车具有更大的优惠力度:
所谓包牌包税车,本质上是已经销售出去了的车辆,可以“大摇大摆”合法上路行驶的二手车,手续齐全且已经完成了所有费用的缴纳,比如购车款、购置税、保险费、上牌费等。
换句话说,如果消费者愿意买,那么只需要与原车主签订一份二手车买卖协议,到车管所过一道户,登记到自己名下即可。
换个角度想,正因为包牌包税车已经完成了购置税的缴纳,所以购买此类车辆的消费者,至少可以省下10%的车辆购置税。一台E或C级,车价一般在30万-40万区间,购置税能省下3-4万,优惠力度还是很大的,无疑会极大的吸引消费者。
当然,虽说车辆已经买了车险,但车商出于成本的考量,一般只买交强险而不买商业险,交强险是随车的、不能过户的,因此买家还能省一笔交强险费用。至于商业险,则需要买家自己购置。
除了购置税和交强险,毕竟是“准新车”而不是“新车”,所以车价也会下探。比如4S店新车E40万,包牌车可能只需要39万、38.5万。
也就是说,“0公里”的包车牌准现车,相较于4S店新车,优惠幅度在5万元左右。
总之,包牌包税准新车,即便公里数是0,本质上也是二手车辆,随着二次过户,车辆的保值率肯定比不上新车,再次出售的时候,评估价多少会受到一定影响;而尽管存在保值率低的缺陷,但能省下10%的购置税,这是吸引消费者的地方。
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的包牌车?
包牌车并非某家汽车品牌的独创或首创,不管是豪华品牌还是二三线汽车品牌,市场上都曾经出现过包车牌车,这是较为常见的现象。
通常认为,一旦某品牌出现包牌车,则意味着这个品牌的车不好卖了,库存大量积压而不得不采取变相优惠的措施降价销售。其实这种认识不完全正确,包牌车的大量出现还有可能是以下几个原因导致的:
1,展车或者4S店的自用车辆:
但凡某个车型上市销售,4S店都会留出几台展车,用于4S店展厅展示、参加各大汽车展销会、试乘试驾、管理层出行,尤其是对于后三项,因为需要时不时的上路行驶,所以是需要上牌并缴纳交强险的,“包牌包税车”也就产生了。
当有新的车型或者升级版上市,老款车不再是主推车型的时候,或者当厂商需要回流资金的时候,老款展车或者自用车辆就会对外销售,这是包牌车的主要来源之一。
2,代销车辆:
注意,不要以为汽贸商销售的包车牌车就一定是汽贸商或者员工挂名的车辆,有一些车辆实际上并非汽贸商自有,而是为其他企业代销。比如,购买这类车辆的时候你会发现,绿本上登记的可能是第三方企业或公司的名字。
那么为什么其他企业的车辆会让汽贸商代销呢?这些企业为什么要购置新车再销售呢?
原因很简单,以公司名义购车是可以抵扣税款的,根据公司纳税人身份不同,具体抵扣的税额也不尽相同,一般涉及增值税、附加税、企业所得税这三项:
以“一般纳税人”购置一台万的车辆的车辆为例,可以抵扣13万的增值税、1.56万的附加税27.11万的企业所得税,总抵扣金额达到了41.67万之多。
抵扣之后,万车最后通过汽贸商以万的价格卖出去,最终算下来,相较于缴税,企业还是有的“赚”。其实这也是规则下,企业合理避税的一种方式,无可厚非。
很多这种类型的包牌车实际并未开出汽贸商仓库的大门,抵扣税之后直接对外销售变现,0公里准现车也就形成了。
3,为了获得车企奖励,冲量的库存车辆
4S店和车企之间,一般是代理与被代理的关系,车企对4S店一般都有销量上的考核或售车任务。季度末或者年底的时候,倘若4S店销售量达不到车企的要求,那么给予的奖励就不复存在了。
4S店为了获得奖励或车企的扶持,在考核节点上,即便没有销量,出于综合利益的考量,会冲量进车,把车辆销售给合作的大客户或者熟悉的个人,通过“挂名”的方式来美化销量数据,这也是包牌车的来源之一。
当然,这些车终归还是要销售的,否则4S店必然会产生巨大的财务负担和流动资金的占用,因此便会对外销售。
三,这样的库存车能不能买?
有些消费者可能认为二手车的车况不可控,即便是“0公里”,也担心存在调表、事故、剐蹭等现象,所以打心底里抵触包牌车。这种心理完全可以理解,毕竟二手车销售市场上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乱象,多留一个心眼没错。
但是,通过上文包牌车的来源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包牌车确实比新车存在很大的价格优势,而且几乎不存在质量或剐蹭问题,除了多一道过户记录之外,与新车是没有任何差别的。
对于这类车辆来说,个人认为在确定车况良好的前提下,是可以购买的,毕竟省一分是一分,至少可以省下5万元左右的购置税、保险费和购车款优惠。只要不在乎是“二手车”,那么这种车辆还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当然,消费者在购买此类车辆的时候还要防范“优惠陷阱”,比如车商为了利益最大化的考量,会制定一些限制条件,类似于必须店内装潢、必须三年内店内保养、必须三年内通过4S店购买车险等等。如果有以上限制条件,那么5万元的综合优惠就被挤压得差不多了,最后算下来可能还不如买一辆新车。
所以对于二级渠道销售的包牌包税新车,消费者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多留意购车合同和附加条款,仔细检查车况和质量的同时,还要留意是否有其他额外成本的支出。
说一千道一万,包牌包税车的来源很广,本质上虽然是“二手车”,但很多都是与新车没有太大差别的“准新车”,车况能得到很大保障,在此基础上,冲着综合优惠的力度较大,有些包牌车还是很值得购买的。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