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很多人知道如今已经过了入伏天,但不知道的是,三伏也分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如今我们正处于中伏的末尾,快要过渡到末伏。这是一年中湿气、热气比较重的时候,也可能在人体内形成湿邪,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对照看看,你是否存在湿热重的问题?
湿气指的是人体内不能被正常代谢排出体外的“阴液”,在中医上看来,脾调理水湿,当脾虚,湿气重出现,人体内的水液代谢出现异常,就可能导致健康受到影响。
01当你发现自己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小心湿气已经比较重了
向心性肥胖,表现出腹部脂肪增多,但四肢偏细;
舌苔发白、厚腻,而且舌头两侧齿痕深;
容易出现大便不成形、易粘马桶;
面部出油多,头发油腻;
女性白带随之增多,男性易出现小便不利;
消化不良,胃胀,容易在进餐后症状加重;
下肢容易水肿,觉得关节沉重;
活动不方便,腰背部位易酸痛不适。
这些都是身体内有湿气,而且湿气比较重的表现。很多人对照下来发现,自己不止出现了一个,那么或许是你存在湿气重的问题。
02三伏天湿气易加重,为什么?
从湿气的来源看,分为内湿和外湿。
在夏季,外湿比较多。包括潮湿闷热的气候,空气中的寒湿之气以及生冷饮食带来的外湿。
而内湿往往是自身脾胃虚弱引发内湿。当人们长期处于湿气重,脾胃虚弱的状态下,就会形成恶性循环,进而加重身体出现不适的风险,还可能诱发疾病。
03指出几个三伏天易加重湿气的行为,尽早避免:
连续的暴雨天气可能导致气候潮湿,穿没有干透的衣服也可能导致湿邪入体,加重湿气。
天气过热,喜欢光脚走路,睡在地上或者全天都待在空调房中,都可能导致寒气和湿气入体。
喜欢吃冷饮,生冷食物以及油腻、甜腻的食物都可能对脾胃消化产生影响,导致脾胃虚弱,无法及时的代谢排出人体内的湿气,从而导致湿气重。
夏季犯懒,不想动,长时间的坐着办公也可能成为肠胃蠕动减慢,消化变差的原因之一,进而导致湿气排出异常,加重湿气。
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三伏天易湿气重的常见原因。如果你存在这些问题,或许应该把握好时机,尽早祛湿,排出人体内的湿气。
三伏易加重湿气,但也是祛湿的好时机
三伏天虽然容易加重湿气,是湿邪形成的最佳时机,但也因为三伏天的气候比较热,身体内的阳气生发,新陈代谢比较快,也恰好是祛湿的好时机,如果你存在大便不成形、吃很深等湿气重的症状,不妨在三伏天尝试祛湿。
04医生教你三伏天“以热祛湿”的方法
第一,吃“热食”
吃热食不仅限于温度比较热的食物,更多的是温热性的食物,帮助身体散寒。比如生姜,能够起到温中散寒的功效,肉桂、茴香的调味料也能在夏季能够能起到驱寒散寒的功效。
存在胃寒、消化不好、湿气比较重的人,可以选择吃鲜姜片或者醋泡姜等方式来改善消化,进行驱寒除湿。或者在受寒后喝姜茶来驱寒,祛湿。打开祛湿的通道后,才能更好的通过出汗祛湿。
第二,多喝热水和热茶,促进排汗
人们常觉得夏季温度比较高,很容易出汗,但偏偏湿气比较重。多喝热水、热茶一个层面是帮助补充水分,避免脱水,还有一个层面是为了帮助发汗解表,辅助祛湿。
第三,用热水泡脚,促进气血运转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夏季泡脚是一种祛湿的好方法。而且你可以选择用不同的热水进行泡脚。比如:
艾叶煮水后泡脚,能够借助艾叶纯阳的属性,帮助人体生发阳气,也能改善夏季湿气重的问题。
或者用花椒煮水后泡脚,很容易出汗,帮助散寒祛湿,起到改善湿气重的问题。
用热水泡脚时,温度最好控制在42℃左右,温度比较高,没过脚踝部位后泡20-30分钟,效果比较好。
第四,三伏艾灸,祛湿效果好
艾灸是一种中医上祛湿的方法,通过艾灸刺激穴位来帮助促进人体内的气血循环,起到生发阳气,祛湿散寒的作用。
如果你选择在夏季艾灸祛湿,建议从以下几个穴位入手。
曲池穴:位于手肘横纹弯曲部位的外侧末端,艾灸这个穴位能够起到健脾润肠,祛湿的作用。
足三里穴:这可谓是艾灸的“明星穴位”,既可以在泡脚时按摩足三里穴,也能通过艾灸来刺激穴位,从而调理脾胃,起到祛湿的功效,帮助加快人体内的水湿代谢,排出体外。
需要提醒的是,夏季艾灸容易出现中暑的问题,艾灸后立刻洗澡或者吹空调也可能导致寒气随着张开的毛孔进入人体,更会加重寒气。所以在三伏天艾灸最好选择室温恒定的场所,在艾灸后的3-4个小时后再洗澡。
第五,太阳一晒,祛湿加倍
最后一个三伏天以热祛湿的方法就是晒后背。这种方法其实能够帮助提升人体内的阳气,也可能通过晒太阳来促进人体排出湿气和寒气。
但三伏天温度比较高,太阳紫外线也比较强烈,建议选择早晨起床后的7-8点晒太阳或者在下午的16点之后晒一晒后背,每次晒20分钟,就能起到比较好的生发阳气,祛湿的作用,效果也是成倍的。
离出伏还有一段时间,如果你存在湿气重的问题,不妨从现在开始祛湿排湿,帮助身体散寒升阳,或许能对健康更有好处。
结语:三伏天并非是唯一一个可以祛湿的时节,如果你存在常年湿气重,寒气重的问题,除了把握三伏天以热祛湿的好时机外,更应该改正一些可能加重湿气、寒气的习惯,减少人体内的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