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仅用于科普用途,为了保护患者隐私,以下内容里的相关信息已进行处理)
摘要:患者张女士从一年前就反复出现右下腹疼痛,并且伴有腹泻等症状,入院后通过一系列的检查,综合张女士的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基本确诊为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结果出来后通过饮食方面和长时间的药物控制下,病情得以好转稳定,
女25岁
炎症性肠病
医院
年3月13日
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对症治疗。
住院10天
症状好转,病情稳定。
初次面诊
张女士在家属的陪伴下前来就诊,了解病史得知,原来张女士从1年前开始,反复出现右下腹一阵阵的隐痛,疼痛的程度不是很严重,而且还伴有腹泻,说是每天都要解4到6次稀糊样的大便,但是大便没有带血,人也消瘦了不少,起初以为是消化不良,曾口服了一段时间的中成药治疗,但是效果不明显,所以此次想过来就诊。“张女士,这个肚子痛、大便异常的时间也比较长,而且都没有系统的检查和治疗过,我建议还是住院检查和治疗比较好。”张女士表示同意。
治疗经过
张女士住院后就为她完善了相关检查,结果提示大便隐血试验阳性,粪钙卫蛋白阳性,血沉18mm/h,其他检查如血常规、尿粪常规、粪培养、肝肾功能、免疫全套、结核相关检查、心电图、肝胆胰脾彩超、肛管MR等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胃镜检查提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肠镜提示升结肠充血水肿,粘膜呈结节状改变,可见溃疡形成,表面脓苔附着。取了病理结果提示局灶见上皮样肉芽肿,炎性性肠病不能排除。综合张女士的病史及相关辅助检查,考虑诊断为炎性性肠病-克罗恩病基本明确,针对于张女士的病情,为她制定了治疗计划,对于克罗恩病的患者,除了长期的药物控制外,生活饮食习惯也是极其主要的,对于克罗恩病的患者来说,常常需要服药控制病情,故经张女士及家属同意后,予以口服“美沙拉嗪”及“甲泼尼龙”抗炎、静滴“左氧氟沙星”预防感染、口服“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调节肠道菌群、补钙、抑酸保胃等对症治疗。在经过上述的系统治疗后,张女士腹痛、腹泻等不适较前好转,可继续当前治疗。
治疗效果
张女士在完善一系列的检查,明确为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后,经过抗炎、调节肠道菌群等治疗后,腹痛、腹泻等不适逐渐好转,大便次数变成了每天2-3次,心情也变好了,不再郁郁寡欢,好好配合治疗,可带药出院治疗,嘱其门诊随诊。
注意事项
在出院后仍要坚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作息习惯,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适当的运动,增强体质,注意预防感染,规律服药,定期门诊随诊,定期复查粪钙卫蛋白、肠镜等检查。饮食上,要以易消化半流食、少渣软食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生冷及腌制的食物,同时对于那些黄豆、地瓜、咖啡等食物也要尽量避免进食,防止出现腹胀、肠鸣音活跃等不适。同时也要禁烟禁酒,注意休息,不可过度劳累,待身体状态好转后,可以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快走等,增强体质。并且保持良好的心态,焦虑、抑郁等低落的情绪,这是很不利于疾病恢复,
个人感悟
炎症性肠病在消化内科临床上也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它指的是累及回肠、直肠、结肠的一种特发性肠道炎症性疾病。患者在临床上常常表现为腹泻、腹痛,甚至可有血便,本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而本例患者陈女士此次确诊就是克罗恩病,该病最常发生于青年期,高峰年龄为18-35岁,腹泻、腹痛、体重减轻是克罗恩的常见症状。本例患者陈女士在确诊为克罗恩病后,后续坚持服药治疗,病情控制尚可,而且复查肠镜提示结肠黏膜恢复尚可,考虑治疗效果尚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