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消化不良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正视气功偏差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排除
TUhjnbcbe - 2025/3/5 20:33:00

气功疗法对治疗多种慢性疾病有较好的疗效。练功治病是无毒疗法,但练得不得法,会出现偏差,应及时排除。

一、出偏的现象

练功出偏部位,一般在上、中、下丹田。

出现在上丹田的偏差反应有:气机凝集头部,产生气冲头。由于气血上升,肝火上炎,面红耳赤,头晕脑胀,上重下轻,步伐飘浮,如履海绵;有的出现“气饼”当头,泰山压顶,头昏、目眩;有的前额、天目穴气机凝聚不得下行,有如贴着一张膏药般难受;有的内气紧束脑门,两太阳穴胀痛。

出现在中丹田的偏差有:胸闷、气短、气逆、呼吸困难、两胁疼痛、脉搏加快、心慌意乱、恶心呕吐、发冷出汗、气虚心悸、整天打嗝。

出现在下丹田的偏差有:小腹鼓胀、腹肾火煎、消化不良、乏味厌食、大便秘结,或前、后阴漏气。

也有“三田”连锁反应,气机紊乱,上冲下窜;外动不停,精神恍惚;语无伦次,精神错乱。古云:“走火入魔”。现代称之为“气功型精神病”,是练功出偏的严重异常反应。

二、出偏的原因

练功出偏原因甚多,总的说,是练功者没有掌握练功要领,违反松、静自然练功原则,缺乏自控能力造成的。常见有下列几种原因。

1.无师自学,一知半解,蛮练硬练,因而出偏。

2.练功紧锁眉头,全身没有放松,没有似笑非笑,机体与思想过度紧张。心不平、气不和;心不宁、神不安。功后出现胸闷、脑胀。

3.乱用呼吸,意守太重,以力引气硬贯丹田,产生腹胀,脐痛。

4.追求大小周天。乱用意识引领气脉运行,违反经络走向规律,内气不能循经正规流注,造成气机乱窜。

5.盲目追求各种动触反应,气机凝聚不散,产生“气丘”、“气饼”;追求“自发功”;错误认为“静”不如“动”,“小动”不如“大动”,动的花样越多越好。造成动象不停,“走火入魔”。

7.受惊吓。听到突然喊叫、巨响,惊而气乱,气不归元。

8.动怒练功,或功中遭受剌激,气机逆转。

9.出现幻觉,不能排解。对恶性幻觉产生胆怯、惊慌、恐惧心理;或对美景胡思乱想,想入非非,造成心悸、意乱、精神恍惚,久之精神错乱。

10.杂练功法,同时练二种以上功法,气路矛盾,破坏内气运行有序化,造成植物神经紊乱。

11.不因病情、体质、阴阳虚实选练功法,辨证施功,如高血压意守上窍,造成头昏等。

12.患有禁忌症不宜练功者。如有过精神分裂症、癔病、严重神经官能症患者,因自控能力差,造成外动不停,收不了功的恶果。

13.练功出偏与性别、性格有关,一般女性比男性多。原因有二:一是女性比男性感情脆弱,情绪多波动,阴阳不得平秘、功中内气紊乱;二是女性比男性经络敏感,功中易神经过敏,心惊胆怯。故出偏率高。

三、常见偏差简易纠偏法

对下列常见的几种偏差,尽量不以外气纠治,多用拍打法、排气法纠偏,效果甚好,初偏一般一次处理,即可排除。

1.心血管神经官能症、心脏病患者功后出现心跳,或因巨响、幻觉受惊吓产生心悸,心慌难受者

纠治方法:端坐、松身、松心,搓热劳宫穴,左手置左膝上,右手轻轻拍打左手内关次;再搓热劳宫穴,右手置右膝上:左手轻轻拍打右手内关次;继以右手拍打左手神门次,再左手拍打右手神门次。

2.因出偏心神不安,心悸失眠

纠治方法:于睡前搓热劳宫穴,上下擦耳后安眠穴次;再搓热劳宫穴,分别拍打两手内关、神门各次;再搓热劳宫穴,分别拍打足三里、涌泉穴各次后就寝。

3.因精神紧张,造成功后头昏、脑胀

纠治方法:搓热劳宫穴,上下搓风池次,再搓热劳宫穴,分别拍打左右手内关各次。

4.因意守太重腹胀、脐痛

纠治方法:

(一)端坐椅上,两眼垂帘,内视、意守两脚大拇趾5~10分钟。

(二)搓热劳宫穴,拍打足三里次。

5.动怒心烦练功,功后肝区发闷、胀痛

纠治方法:傍树、面东站立,迈出右脚,跷起脚尖,意守大敦,意想把肝区胀气从大敦穴排出。

6.功后发冷

纠治方法:搓热劳宫穴,拍打左右内关各次。再搓热劳宫穴,拍打足三里次。

7.功后胸闷、肋痛

纠治方法:

(一)搓热劳宫穴,右手放左胸,由上往下向右上方圈揉胸部36次;再搓热劳宫穴,以左手放右胸,由上往下向左上方圈揉胸部36次。

(二)张口呼气默念“呵”字音18次;撮口呼气念“嘘”字音18次。

(三)搓热劳宫穴,拍打左右手内关各次。

8.功后呕吐

纠治方法:搓热劳宫穴,拍打左右手内关各次;再搓热劳宫穴,拍打足三里次。

9.前、后阴漏气

纠治方法:

(一)揉腹引气归元。男子以左手(女子以右手)鱼际穴贴脐上,右手内劳宫贴左手外劳官宫(女子以左手内劳宫贴右手外劳宫),由左下向右上绕脐九转,稍停,意想“五心归一”,把两脚心、两手心、头顶心的气,以意引气收入脐内。

(二)小便多提肛。每次小便过程中,提肛7次。

(三)走路常“握固”。方法:左右手各以拇指点无名指第一节、四指环握拇指。

10.气冲病灶不适感

纠治方法:

(一)松静站立在树旁(如松、柏、梧桐等),两臂前后分开,一高一低,高手在前,低手在后,两手约成45度角,前手(高手)五指放松,对着树干,不触树皮,

距离一厘米左右,把意念放在树上五分钟左右。使人、树气体交流,病气从低手排出。

(二)松静立在地上,从头到脚依次放松,以意念打开涌泉穴,意引身上不适处病气,下行沿两腿到涌泉穴排出,入地3米。

11.功后燥热,大便秘结

纠治方法:

(一)多喝水,多吃水果。

(二)搓热劳宫穴拍打足三里次。

(三)端坐、垂帘、内视、意守两脚大趾隐白10分钟。

12.功中小腹、两肾火煎难受。

纠治方法:放弃意守,或改意守小腹丹田为涌泉穴。

13.功后“气饼”压顶、头昏脑胀

纠治方法:辅导老师以五指轻敲患者头部。继五指如爪形,抓甩头部病气3次。

14.自发功经多次收功后仍有余动

纠治方法:

(一)先右手拍左肩井穴,再左手拍右肩井穴,一左一右为1次,共36次。

(二)男子以左手(女子右手)轻放头上,封住百会穴,散步片刻。

15.天目胀痛,如贴膏药

纠治方法:辅导老师五指成爪形,运气于指尖,向天目穴抓排3次。

16.功后体克

纠治方法:辅导老师向患者施功点按中冲。向百会穴发放外气。拍打左右手内关次。(杨启)

(部分图文无关,所有图片来自网络)

1
查看完整版本: 正视气功偏差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