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会喊娘,头发掉满床。养孩子真的不容易,尤其是当麻麻的。宝宝几个月大的时候,每天夜里都要醒来好多次,又是喂奶又是换尿不湿什么的。
大部分家里的宝宝,晚上哭闹无非是吃个奶换个尿布什么的,但是有些孩子晚上哭闹,那会把麻麻们折腾得受不了。
有很多家长问我这个问题,被宝宝夜里哭闹不安折磨得夜不能睡、精疲力竭,非常痛苦。咱们来看看原因哈。
宝宝白天能安静入睡,到了夜里则啼哭不安,时哭时止,或每夜定时啼哭,甚则通宵达旦,这在医学上叫小儿夜啼,是新生儿和小婴儿常见的睡眠障碍。家长碰见宝宝晚上哭闹不休,常常手足无措,喂奶、把尿、按揉腹部等是父母们常用方法,折磨的筋疲力尽;有些家里的老人会认为是*怪作祟,祈祷半天。其实,宝宝哭闹有很多原因的,总的来说有“生理性哭闹”和“病理性哭闹”之分。
生理性哭闹生理性哭闹顾名思义,就是由于孩子的生理需求引起的哭闹,孩子通过啼哭来表达要求或痛苦,比如饥饿、惊恐、尿布潮湿、排便前、衣被过冷或过热等均可引起啼哭。这时候如果喂以乳食、安抚亲昵、排便、更换潮湿尿布、调整衣被厚薄后,啼哭可很快停止,不属病态。如果孩子仍然哭闹不休,家长可以把宝宝的衣服都打开,注意有没有线头等勒住患儿手指、足趾等情况,以前曾有勒住手指而出现截肢的报道,家长千万要注意。另外,还要注意衣服有没有尖锐的异物刺痛皮肤,或者内衣引起皮肤瘙痒的可能。
当然,还有一部分宝宝白天和晚上睡眠颠倒,或者父母过于溺爱孩子,白天一哭就抱,不想让孩子哭一声,摇着、拍着让睡觉,结果白天睡多了,晚上就不睡,哭闹不休。这些不良的习惯,家长纠正一下就可以了!
病理性哭闹由于一些疾病引起的哭闹叫病理性哭闹。临床中最常见的有以下疾病,家长们可以对照着排除一下:
1、佝偻病:由于婴幼儿、儿童、青少年体内维生素D不足,引起钙、磷代谢紊乱,引起的一种以骨骼病变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早期表现常由于缺钙,导致神经系统过于兴奋,睡眠不安,易惊醒,易哭闹,常多汗。
2、腹痛:肠绞痛、急性肠道炎症、消化不良、肠寄生虫等均可产生腹痛而使婴儿哭闹不安。哭声为阵发性,随腹痛出现而起,缓解而止。哭时面色苍白、出冷汗、呕吐、腹泻、拒按腹部,一摸即哭。要注意检查生殖器两侧及脐部有没有疝气。
3、耳部问题:如果宝宝耳道较多分泌物,引起耳道瘙痒、疼痛,也会出现哭闹不休。宝宝患急性中耳炎时,也会出现发热、哭闹等。
4、脑部损伤:婴儿因颅压增高出现头痛、发热,哭声紧急、尖叫、音调高亢、持续时间短暂,前囱门饱满,两眼无神,颈部强直,不愿抬头转头,四肢僵硬不灵活、甚至抽搐,应注意脑部疾病,如脑膜炎、颅内出血等。另外,脑瘫、脑炎恢复期的患儿也容易出现晚上睡眠不安,哭闹等。
宝宝哭闹时,父母一定不要着急,仔细寻找哭闹原因,如果生理性哭闹,根据情况自行祛除哭闹诱因即可;如果怀疑病理性哭闹,医院及时就诊。如果确认夜啼无直接病因者,可采用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夜啼主要因脾寒、心热、惊恐所致。
脾寒啼哭时哭声低弱,时哭时止,晚上睡觉的时候喜欢蜷曲着睡,要是给他揉揉肚子他会非常舒服。四肢欠温,吮乳无力,胃纳欠佳,大便溏薄,小便较清,面色青白,唇色淡红,舌苔薄白,指纹多淡红。
心热啼哭时哭声较响,见灯尤甚,哭时面赤唇红,烦躁不宁,身腹俱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尖红,苔薄*,指纹多紫。
惊恐夜间突然啼哭,似见异物状,神情不安,时作惊惕,紧偎母怀,面色乍青乍白,哭声时高时低,时急时缓,舌苔正常,指纹色紫。
一般情况下,碰到小儿夜啼的时候,医院去看看。
当然,专家也给提供了小儿推拿的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