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随着季节不断更替,温度也在不断变化,人们体内的湿气也就越加明显,在夏天尤其明显,因为很多人喜欢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又喜欢吃一些寒凉的食物,导致体内的湿气越来越重,从而引发一系列疾病。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祛除体内的湿气呢?
艾灸就是一种祛除湿气的好方法,那该怎么灸?灸哪里呢?我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
我们先来看看腹部,腹部是一个比较容易积聚湿气的地方,对女性来说,湿气过重容易痛经,对男性来讲,湿气过重也容易导致脾胃运化阻滞,导致腹泻、消化不良等疾病。腹部祛除湿气常用的穴位有中脘穴、关元穴、命门穴等。
一、中脘穴:
中脘穴在腹部正中线上,处在脐上4寸左右,大约就是4根手指和1个大拇指的宽度,每天坚持艾灸15分钟左右,可以缓解脾胃部的不适。
二、关元穴:
关元穴在脐下3寸,即4根手指的距离,对此穴位长期施灸可以起到调理气血、扶肾固本的作用。
三、命门穴:
命门穴在背部第二腰椎处,与肚脐相对,对此穴位长期施灸可以起到治疗腰痛、遗尿、月经不调、阳痿早泄等症状。
说完了腹部,我们再来看看腿部。腿部是风湿病的高发部位,一旦风湿病发作,腿部往往十分疼痛,我们可以选择足三里、丰隆穴、解溪穴来进行艾灸。
四、足三里:
足三里的位置也十分好找,在膝盖下4个手指的距离,膝盖旁开1指即可以找到,每天灸10~15分钟可以很好地疏通腿部的经络、加快血液循环、改善腿部浮肿的情况。
五、丰隆穴:
这个穴位估计很多朋友没有听过,位置也不太好找。我们先在小腿外侧找到膝眼和外踝的位置,两者连成一线,然后取线的中点,在小腿内侧的骨头前量两个指头的位置,与前面这个中点平齐的位置即为丰隆穴,按压此穴时,如果感到有些许疼痛感就说明找对了位置,长期灸此穴可以健脾化湿。
六、解溪穴:
此穴的位置在足背踝关节的横纹,两筋中间的凹陷处,翘起脚可以比较明显地看到,这个穴位是全身祛痰湿的主要穴位,对解除下肢水肿有着很好的效果。
另外,在艾灸前后最好喝一杯热水,可以防止身体受寒,在艾灸时不要进食寒凉的食物,否则会降低艾灸的效果,在艾灸后短时间内最好也不要碰寒凉的东西。而且在艾灸前,情绪要保持稳定,大喜或大悲都会使艾灸的效果大打折扣。
注:本文部分文字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