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最舒服的季节,但也是令家长们头疼的季节。春季气温变化无常,所以经常发生给宝宝脱了秋裤,就遇到了降温。穿上了厚衣服,又会面临高温天气的尴尬。
频繁给宝宝一穿一脱,便给很多疾病可乘之机,像感冒、过敏等很容易找上宝宝。大家都知道“春要捂,秋要冻”,可是该怎么捂?会不会捂出病?别急,今天我们就教各位妈妈如何正确春捂!
01
气温:15°是“捂”的临界温度
●研究表明,对儿童、老人等需要“春捂”的人群来说,15℃可以视为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
当气温持续在15℃以上且相对稳定时,就可以不捂了。初春时节,一般都是早晚凉,中午热,所以老师、家长应该注意气温的变化,及时给孩子们增减衣物。
02
温差:昼夜温差大于8℃
●初春的天气,前一天还是春风和煦、春暖花开,刹那间又可能寒流涌动。面对这“百变”的春天,如何随天气变化为孩子增减衣服呢?专家认为,昼夜温差大于8℃就是该“捂”的信号。
03
时机:冷空气到来前24~48小时
●许多疾病的发病高峰与冷空气南下,以及持续降温密切相关。最明显的就是感冒、消化不良等症状,它们会在冷空气到来之前捷足先登,侵犯孩子的健康。
因此,“捂”的最佳时机,应该在气象台预报的冷空气到来之前24~48小时就开始,晚了则犹如雨后送伞,毫无意义。
04
持续时间:7~14天恰到好处
●衣服应随着气温回升慢慢地减下来。但是减衣不能太快,否则会出现没“捂”到位的现象。怎样才算到位?
专家认为:气温回冷需要加衣御寒,即使气温回升了,也得再捂7天左右,体弱的孩子和老人才能适应。减衣过快有可能会让他们冻出病来。
三个部位重点捂
01
背部重点捂!
●中医理论是,背部保持适度温暖利于孩子体内阳气生发,可预防疾病,减少受凉感冒的机会。
02
腹部重点捂!
●人体的主要脏腑对应的位置,就是腰部和腹部。孩子一着凉就爱拉肚子。所以孩子睡觉时,一定要给TA用被子盖好小肚子。
03
脚丫重点捂!
●俗话说“寒从脚起”,如果孩子的脚部总是冰冰凉,就容易生病。这段时间,尽量给孩子选择保暖舒适的鞋子,不要让孩子提前过度到凉鞋。
一个部位不能捂!
01
头部不能捂!
●头部是宝宝散热的主要部位,“捂”得太狠容易让宝宝头晕难受。
这并不是说不给头部保暖,而是说在室内或者温度适宜的时候,不要强行给孩子戴帽子,头部保暖适宜即可。
幼儿穿衣服遵循下面的原则
●相同的气温,新生儿穿的比成人多一层;
●不足1周岁的幼儿颈部温热而手脚偏凉是正好的,如果手脚较热,可能穿多了;
●1~3岁的幼儿动个不停,穿的衣服比大人少一件;
●3岁以上的幼儿和成人穿的基本相同,甚至有时也可以比大人少一件。
杭州最近气温反复,建议还是先“捂”一下,等气温稳定回升,就可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减少衣物了。
总之,宝宝的身体还是爸爸妈妈最清楚,我们负责提供科学的建议,宝爸宝妈们负责选择适合宝宝的,我们一起呵护宝宝健康成长~
四五月正是儿童生长的*金期,孙泰和推出《超人奶爸》系列栏目,届时将会有名医专家在视频号上进行直播,与大家互动答疑,解决更多儿童生长健康问题。
具体直播时间可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