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消化不良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胃不好的方子
TUhjnbcbe - 2021/9/2 21:22:00
白癜风注意什么 http://m.39.net/pf/a_4784984.html

脘腹痞满,多属于中医脾胃疾病。该症迁延难愈,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该病病机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1.禀赋不足,脾胃虚弱:劳伤、久病、大病,损伤中气,胃气不得和降,浊气上逆,出现胃脘胀满,嗳气呕吐。

2.饮食不节,脾胃素弱:食滞胃肠难化,阻滞气机,升降失常而见痞满,吐酸、呃逆等。

3.情志不舒,肝郁气滞:久郁伤肝犯胃;或因脾土虚而肝木乘,肝失疏泄,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出现嗳气痞满等症。

4.内伤外感,湿热中阻:或因外感,或因过食辛辣,皆可致湿热内阻胃腑,气机不畅,胃失和降,出现痞满烧心等症。

5.日久失治,寒热错杂:多因少阳病误下,邪滞胃腑;或因久患胃病,寒热错杂;或因辛辣冷食之物,均可化寒化热。

6.水湿不化,痰热内滞:素体痰湿内盛,加之烟酒、肥甘厚味过度,致伤脾胃,运化不利,气机壅滞,水湿内停,湿聚成痰,痰郁化火。

7.胃阴不足,虚火内炽:或脾胃久病,累及胃阴;或过食辛辣燥烈之物,灼伤津液致胃阴不足,虚火内盛,升降失常。

患者在排除脾胃的器质性病变后,采用以下方法治疗,往往能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内服方1:取仙鹤草30—50克,水煎,分早、中、晚饭前半小时服用,每日1剂,连服30日为一个疗程,停服5至7天后,再服第二个疗程。

仙鹤草又名脱力草,既有收敛止血,又有活血下气、散中满的功效。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仙鹤草有“散中满,下气”之妙用,故临床应用能收到良好的疗效。

外治法:每天按揉双侧内关、足三里两穴,各顺时针按揉50次,逆时针按揉50次。内关穴是八脉交会穴之一,有宁心安神、镇静、镇痛、理气和胃的功能;足三里是胃经的合穴,是人体最重要的强壮要穴,它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健胃止痛的功效。

一位30岁女子,先天禀赋不足,多年来,常腰膝酸软乏力,下半身偏寒冷,食欲不振,少食,脘腹常痞满不适,反复求医用药,疗效甚微,后按上法治疗45天告愈,至今一年多未见复发。

方药2:苍术90克,厚朴、陈皮各60克,甘草30克,上药共细末。每次取药粉6克,人生姜2片,大枣2枚,水煎后除去姜、枣,温服。主治:脾胃不和所致脘腹胀满、厌食嗳气、恶心呕哕、肢体倦怠等症,对湿阻气滞型胃炎、胃肠神经官能症也有很好的疗效。

点评:苍术为主药,燥湿运脾;辅厚朴燥湿散满、行气宽中;佐陈皮理气化滞和胃;使以甘草调和诸药,使湿浊得化,气机调畅,脾得健运,胃气和降。

食疗:

胡椒炖猪肚

做法:白胡椒15克,压碎,生姜9克,切丝,共纳入洗净的猪肚内,用线扎紧。将猪肚放入沙锅中酌加清水,文火煨炖至熟,即可调味服食。2~3日服1次,连服3~5次。

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利自止矣。主补虚损,苏颂主骨蒸劳热。血脉不行,皆取其补益脾胃,则精血自生,虚劳自愈,根本固而后五脏皆安也。

焦三仙:胃肠消化吸收功能差,或饮食不节,都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出现不思饮食、食而不化、腹部胀满、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大便溏泄等症状。这时,可以到中药房去买点“焦三仙”。焦三仙,即焦(炒)山楂、焦(炒)神曲和焦(炒)麦芽三味中药,均长于消食化积,但又各有所长,常被合而为用。山楂健脾开胃、消食化积,且具有行气散瘀的作用,善消肉积;神曲乃全麦粉同青蒿、杏仁等混合后,发醇而成的加工品,含多种消化酶及维生素B,也具有健脾消食、解表化湿的作用,善消谷食积滞;麦芽是大麦发芽而成,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的作用,主要用于食积不消、脾虚食少等症的治疗,还具有生用通乳、炒用回乳的特点,可用于乳汁郁积不通(生用)、回乳断奶(炒用)。由于焦三仙只消不补,因此,脾胃虚弱引起的消化不良者不宜单独使用本方,而应结合健脾药(如归脾丸)一同服用。此外,焦三仙能促进胃酸分泌,故空腹以及胃酸分泌过多者不宜多用,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更应注意,否则易诱发或加重溃疡。由于焦三仙中的麦芽有回乳作.用,哺乳期妇女应慎用。

中满痞胀_脘腹痞满(脾胃阴虚)方处方:砂仁、桔梗各8克,莲子肉、白芍、香橼片、檀香、谷芽、白术各10克,山药、扁豆、茯苓、薏苡仁、沙参各15克,炙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益气,行滞消满。用于反胀辨证属脾胃阴虚型。症见脘腹痞满,饥饿时反饱作胀,心下灼热,嘈杂,嗳气不舒,干呕呃逆,饥不欲食,口干鼻燥,精神不振,身体倦怠,言语轻微,睡眠欠佳,小便短少,大便干结,舌红少苔乏津,脉象弦细数。

点评:心下灼热、嘈杂、饥不欲食、神疲乏力、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脾胃气阴两虚;饥时反饱作胀、脘痞不舒、嗳气干呕为中虚气滞。治宜滋阴益气,行滞消满。

中满痞胀_脘腹痞满(气虚血瘀)方处方:*参15克,*芪、鸡血藤各18克,丹参、赤芍、檀香、枳壳、白术、茯苓各9克,炙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补气行滞,活血化瘀。用于治疗反胀中医辨证属气虚血瘀型。症见胃脘久痛、刺痛,痛点固定,脘腹胀满,饥时尤甚,或夜间胃痛,反胀较为突出,嗳气矢气稍减,纳呆食少,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大便易溏,舌质晦暗或有瘀斑瘀点,或舌下静脉粗胀,苔薄白,脉细涩。

点评:此乃脾气虚弱,中虚气滞而致腹满反胀;气虚血瘀而致脘痛如刺、舌质晦暗。瘀血性质属阴,到了夜间,阳气推动无力,更易加重气虚和血瘀的程度,故每到夜晚,胃痛、反胀的症状加剧。多见于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胃窦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患者。

中满痞胀_脘腹痞满(脾气虚弱)方处方:*参15克,白术、茯苓、木香、枳壳、香橼片各9克,炙甘草6克,陈皮3克,半夏4.5克。用法:水煎服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健脾益气,行滞消满。用于治疗反胀中医辨证属脾气虚弱型。症见胃脘痞满,间或隐痛,饥饿时胀满尤甚,喜揉按,嗳气方舒,进食稍缓,或夜晚反饱作胀,必须坐起或下床活动才能缓解,影响睡眠。平素纳呆食少,不能多食,稍有多食,则心下痞塞不适。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形体消瘦,面色萎*,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点评:反饱作胀俗称反胀,多发生在饥饿之时。此时食物早已消化。腹中空虚,但病人自觉脘腹胀满不适。有的在上午11~12时发作,有的在午后5—6时出现,伴嗳气、矢气,喜揉按等症,多于进食后反胀减轻。有的则在夜半或清晨脘腹胀闷不已,辗转不安,影响睡眠,必须反复揉按局部,甚者下床活动,嗳气、矢气之后,反胀方能缓解。该型患者纳呆食少,腹胀便溏,神疲乏力为脾气虚弱;反饱作胀,饥时或夜间尤甚,为脾虚失运,中虚气滞。治宜健脾益气,行滞消满。多见于中老年人消化不良症,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返流性食管炎等病。

中满痞胀_脘腹痞满(脾阳虚衰)方处方:*参15克,干姜、炙甘草、白术、莱菔子、槟榔、枳实各9克。用法:水煎服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温中暖土,理气行滞。

用于治疗反胀中医辨证属脾阳虚衰型。症见胃脘隐痛,绵绵不已,空腹较甚,伴发明显反饱作胀,嗳气频频,喜温喜按,进食缓解。喜热食,恶冷饮,或因气候突然变冷而诱发;或泛吐清水,不思饮食,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大便溏稀。平素四肢不温,神疲乏力,面色淡白,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或弦细或迟缓。

点评:胃脘隐痛,喜温喜按,泛吐清水、四肢不温为脾阳虚衰;反饱作胀,嗳气频频为中虚气滞。治宜温中暖土,理气行滞。该型多见于十二指肠炎、十二指肠淤滞症、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胃不好的方子